えんの紀念物

星期二, 六月 12, 2007

社論...

8大工業國領袖剛在德國開會,今年他們不談反恐了,他們談比恐怖主義更恐怖的問題:氣候。

隨著世界各地發出氣溫升高、冰河消失的警訊後,幾個世界強國領袖都知道這次不能只隨便喊喊口號,他們得為溫度要降低多少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減少多少巴仙進行討價還價。
於是,整個峰會會場鬧烘烘的,就像菜市場。

A國說,我們會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但不設定具體目標行不行?
B國說,不行不行,非要制定明確目標不可,否則功虧一簣。
C國說,應該要限制那些剛冒起的烏賊國,他們才是罪魁禍首。
D國說,你們先進國當初拚命發展工業,把生態破壞了,要自己負責啊,沒理由要我來承擔責任。

不管這些大國吵甚麼,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全球暖化問題不再只是幾個勢單力薄的環保組織在拉布條喊口號的問題了;

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發達國家的政府及跨國企業開始關注這個問題。這絕對是個好現象。這證明人們開始瞭解到氣候變遷,是避無可避的問題。不管你是富國還是窮國,一樣都得面對熱浪、乾旱、颶風、水災、地震等天災問題。

但無可否認,讓這些原本只關心自己利益的富國投入環保節源行動主要的關鍵,是本世紀初發生的幾場自然災害,像南亞的海嘯地震、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以及席捲整個歐洲的熱浪。隨著富有國家開始重視地球暖化問題,已有越來越多人跟著動腦筋思考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問題。

美國一些著名的大學甚至主辦各項研究替代能源計劃,積極研發以風力、太陽能、酒精替代煤礦及石油的方案。更有一些商家,腦筋轉得快,已在想如何才能從綠色事業中賺錢了。

有些公司更已著手研發乾淨能源。這些都是積極的態度,證明環保與商業活動並非不能並行。歐盟在2004年也開始實行碳交易系統,以市場手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儘管尚未有顯著成效,但至少它是歐盟政府為解決暖化問題嘗試推行的一項政策。東京最近已開始制定法令,規範這些大規模工業設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中國日前也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看來中國政府也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但在我國,人家吵得沸沸騰騰的地球暖化問題,仿佛都與我們無關。環保只是口號,每年喊個一兩次,別說立法環保,連像樣的政策都沒有。剛剛過去的世界環境日,舉國悄然無聲就是最好例子。

在全球都在熱談暖化的時候,這是極度不尋常的。可見我們的政府根本不重視環保,推行幾項空洞的環保政策就當作做環保。人民呢,普遍環保觀念狹隘,撿幾塊垃圾就以為自己是環保尖兵。
至於民間環保組織力量單薄,完全帶動不起社會環保運動,導致我國在環保課題上遠遠落後世界。

澳洲最大城市悉尼今年3月31日晚上舉行了“地球時刻”熄燈一小時的活動,包括地標建築如悉尼歌劇院、悉尼海灣大橋等標誌性建築都紛紛熄燈。這項活動主要是想增加平民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關注,把環保問題帶入主流社會中。

熄燈一小時當然對減緩地球變暖起不了甚麼作用,但趁著平日紛擾喧囂的世界突然暗下來靜下來的那一刻,感受世界最原始的面貌,反省一下人類對地球究竟施加多少的負擔,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突然想問,甚麼時候我們的城市也來熄燈一小時?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