えんの紀念物

星期二, 六月 12, 2007

蔡明亮的電影《黑眼圈》

蔡明亮的電影《黑眼圈》終於排除萬難,在白沙羅國泰國際院線上映。雖然上映期暫定只有兩個星期,而且就只在一間戲院跟觀眾見面,但對於作品向來難登上本地大銀幕的蔡明亮來說,已值得慶幸。

從1999年到吉隆坡構思題材、尋資金、找演員、找場地開拍,到為禁映上訴、妥協願意剪片上映、親自上街賣票宣傳、首映日到場感謝觀眾,甚至要唱歌回饋觀眾,導演的用心、熱情,顯露無遺。蔡明亮的這股熱情,是其他只為了搞娛樂、賺票房的導演所不會有的。

他有器材、有名氣、有辦法找到資金,隨時能改變戲路,拍一些讓觀眾笑過就忘的垃圾片;但他仍堅持自己的藝術方向,不怕繼續擔著悶片導演的名號,維繫自己的作品風格。這麼一位導演,將來電影史總要記上一筆的。

藝術的範疇很難界定,最容易套上的一個名詞,就是:難懂。蔡明亮的一些電影不只難懂,而且會催眠。

難懂是因為你的生活還沒有遇到戲中人的情境,無法體會那種心情。
催眠是因為你被好萊塢和香港電影寵壞了,需要配樂和快節奏來讓你保持清醒。
然而你或許忘了,現實生活根本就沒有配樂。
當你快樂時,你不會聽到當紅歌手的歌聲在你身邊響起,
悲傷時更不會莫明的傳來小提琴伴奏。
而當你不幸面對跟蔡明亮戲中人相似的困境時,你的反應,或許會讓周遭的人更難懂。

蔡明亮是個在國際影展亮相慣了的導演,無論有沒有得獎,每部電影都會受到國際矚目。

這回拍的是吉隆坡,是一些官員很怕暴露在外國遊客面前的吉隆坡。
這吉隆坡或許連節奏、景觀都染上了蔡明亮的色彩,但隨著影片在各大影展上映,至少能讓外國觀眾看看華麗廣告詞背後的真實吉隆坡。

這樣的吉隆坡在下一個著名導演來拍新作品之前會變得更美好,或是停滯不前,就看本地官員要積極面對還是消極逃避了。

蔡明亮的電影在大馬上映,不知道能不能拿回本錢,自己還要和演員上街賣預售票。即使已經名揚國際,他付出的努力卻比其他導演更多。

而剪片對於導演來說,更是痛心的事。
然而為了讓作品在自己的國家上映,他破例妥協了。

導演已經做了這麼多,剩下的,就看你支不支持了。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